穿越大宋成状元郎,杨霖表面守正君子,私下却藏惊天秘密
嘿,哥们!这书简直是为咱们男同胞量身定制的宝藏!剧情紧凑得让人窒息,每一章都像是肾上腺素的直接注射,爽到飞起!主角的成长之路,那叫一个跌宕起伏,从默默无闻到光芒万丈,看得我热血沸腾,根本停不下来!告诉你,这书不看,你真的会错过一个亿的快感!赶紧的,书荒的救星就在你指尖,点它,就对了!
《大宋第一状元郎》 作者:日日生
第一章正人君子
“什么东西这么香?”
杨霖迷迷糊糊爬起身来,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的狗窝竟然变漂亮了,这整洁的纱幔珠帘,周边都压着绣金线,真漂亮啊。
大梦初醒脑子晕乎乎的,杨霖还以为自己在梦里呢,苦笑一声说道:“狗窝啊狗窝,这么多年你终于成熟了,不但学会了自己收拾自己,还学会了进化。”
不对!一股冷气从脚后跟直冲天灵盖,杨霖瞬间清醒过来,而且感觉到事情并不简单。
雕琢的古色生香的黄花梨木大床,各色考究的木制橱柜,地上是柔软精美的地毯,墙上还挂着一把玉柄金鞘的宝剑,无穷的富贵之气逼人而来。
自家事自家知,无依无靠的杨霖全部的身家财产加起来,也不够买这里一个椅子的。
是不是有富婆垂涎我的美色,把我绑到了她的闺房,还要玩古装扮演?
想了想自己瘦弱干巴巴的身体,明显就不是富婆的菜,杨霖这才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的同时,心里隐隐地还有一丝失落。
看来还是在梦里,杨霖最后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眼前的一切也只有在做梦能够解释得通了。
从床上下来,踩在柔软的地毯上,触感轻柔顺滑,杨霖一时间有些恍惚,这要是个梦,不醒好不好。
眼前一面铜镜,杨霖来到镜子前,刚想看看自己的这一身古装帅不帅,只见镜子里浮现出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俊俏脸庞,就是稍微有一些苍白。
看到这张脸的瞬间,大量的记忆和情感涌入杨霖的脑中,嗡的一下让他有些头痛。
....
原来不是做梦,接收完记忆和情感,杨霖这才明白自己这是穿越了。
心里咯噔一下,还有些小激动,反正上辈子孤苦无依,穿越对自己来说可是个美事,尤其是自己的身份,还是一个有钱人家的阔少爷,光看这卧房就知道了。
通过接受的记忆,杨霖了解到自己来到了大宋,现在的皇帝就是有名的艺术家宋徽宗赵佶。
巧的是这一世自己也叫杨霖,是淮南东路财大气粗的豪商杨通的独子,自幼饱读诗书。
杨通就这么一个儿子,还特别给他长脸,读书很有出息,为人正直刻板,简直就是他的心头肉一般。
老杨是个商人,在他的眼里世间万事都是可以用钱解决的,所以在杨霖参加科举的时候,就给他买通了扬州的大小官吏,让儿子一举中第可以去京参加下一轮的省试。
杨霖意气风发地收拾东西准备进京赶考的时候,却无意中听到了父亲和别人的对话,知道了自己这个功名的水分,竟然气的吐血,卧在床上半个月了。
了解完情况后杨霖不禁摇了摇头,暗道以前这个自己可真是读书读傻了,自小的锦衣玉食让他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残酷,还真把方正君子那一套当成至理名言了。自己的亲爹给自己铺好路,竟然还能气的吐血,也不想想要是生在乞索儿家里,怕是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公平正义,还是留给说书人去歌颂吧,人生在世本来就是个残酷的竞技场。
杨霖还在努力消化融入这个身份的时候,外面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还没有想好怎么面对的杨霖赶紧往床上去,准备再装一会。
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清丽的少女梳着双丫髻,吃力地端着一个木盘上面摆着几碗药,进到房中之后用熟稔地用脚后跟把门关上。
“少爷,吃药了。”小丫鬟一边说一边头也不回,显然是料定没人理她,却不知道躺在床上的杨霖正在偷偷眯着眼看她。声音清脆好听,带着一点吴侬软语的味道。
好俊俏的丫鬟,这个身段,啧啧...
少女把药放在桌上,先端过一碗来,坐在床头用汤匙舀了一勺放在唇边吹了吹,递到了杨霖的嘴边。
“妈耶,好苦!”
偷偷打量小美女的杨霖,冷不丁被喂了一嘴中药,苦到了心尖上,忍不住大叫起来。
砰地一声,小丫鬟手里盛药的碗应声落地,圆溜溜的大眼睛的瞪起,樱桃似的小嘴张成一个O型。
“少爷醒啦!少爷醒啦!”
又惊又喜的小丫鬟张牙舞爪地跑了出去,杨霖也从床上爬了起来,小轩窗一推刺眼的阳光让杨霖情不自禁地把眼睛闭上。
躺在床上半个月,这具身体还不适应阳光,过了一会杨霖往外看,是一个雅致的小院,奇花异石,长廊走庑,一派江南园林的精致和雅趣。再往前看,竟然还有一个池塘,假山小桥湖心亭应有尽有。
真有钱,要是我的就...咦,这就是我的啊,哈哈,发达了。
杨霖沉浸在富贵的幸福中的时候,突然一声震天的哀嚎传来:“霖儿,我的儿啊,在哪呢?”
一个清脆的声音回答道:“当然是在少爷的卧房里啊。”
这耿直的小丫鬟...
砰地一声,名贵的乌木门被撞开,身体痴肥的杨通三五步走到儿子面前,按住他的肩膀叫道:“儿啊,你终于醒了,爹一时糊涂,咱们不考了,这个解元也不要了。”
杨霖是什么人,穷了半辈子,这种人在底层摸爬滚打惯了,见到个机会是万万不会错过的,岂能白白放弃解元这种一步登天的身份。
“爹,你没事吧?儿子的解元是考来的,又不是抢来的、偷来的,为何不要?”
杨通一时哑口无言,狐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这还是自己那个书呆子儿子么?看到眉梢眼角明明是自己养了十六年的宝贝儿子,这才放下心来,回头屏退了丫鬟,这才面带惭色地说道:“霖儿心中有气,故意和爹说反话,唉,爹就给你道个歉就是了。爹不该贿赂本府的蔡知府,给你谋取这解元的身份,让你沾上了污点。总之都是爹的不对,咱们放弃进京,来年再考!我就不信凭我儿子的本事,考不出个解元来。”
“爹,你糊涂啊!”杨霖看着一脸惭愧的老爹,没有丝毫的生疏感,继承了杨霖的记忆和情感,让他对这个痴肥的中年人多了一丝濡慕之情。
被儿子按在椅子上,杨通有些心塞,但是儿子刚刚醒来还是顺着他说吧。“对对,爹糊涂了,你放心吧,爹一定痛改前非。”
得,现在杨老爹成了惊弓之鸟,把自己的话全当反话听了。杨霖哭笑不得,突然间福至心灵,有了一个主意。
顿了顿之后,杨霖眉头一皱,装模作样地说道:“此事万万不可,本来士子们对儿子高中解元就有微词,要是我放弃入京岂不是贻人口实坐实了我们贿考,朝廷真的追究下来爹身上难免吃官司。再者说了我们贿赂的蔡知府,也会因此受到牵连,他做官这么久,想要害我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这个解元儿子虽然不愿意当,但是为了爹,为了我们杨家,儿子非当不可。”
这一席话听在杨通耳朵里,顿时让他如泥塑般呆住了,很快就氤氲了眼眶。
感人呐,养了这么久的儿子,终于知道心疼自己了,而且杨通还有一丝的骄傲。
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守正君子,即使市侩如同杨通这种暴发户,内心深处也一直以儿子为荣的。
第二章奸臣之首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
转眼间来到大宋已经半个月了,杨霖的身体也渐渐好转,并且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
秋闱之后,一般是年前到京城,等待着省试。
这段时间也就成了其他学子准备盘缠的最后期限,除了很是偏远的地方,朝廷会拨款之外,其他的都要自己筹钱。
好在对杨霖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以前的杨霖埋头苦读,对家里的生意不是很上心,经过他半个月的了解,发现自己是个实打实的公子哥。
杨通起于微末,在扬州崛起的速度简直惊人,发展到现在各地的作坊、店铺、车行、酒肆全都红红火火,隐隐有跻身扬州前十的富商的实力。
杨家的府邸在扬州东郊,并不是很大,因为杨通发迹也才十几年的时间,而且家中人丁不旺,杨夫人当年产下杨霖就难产死了,家中只有父子俩剩下的全是下人丫鬟。大宋是个没有奴隶的朝代,大宋法律都明文规定不许蓄奴,更多是一类签订契约,有年限,类似于雇佣关系。
秋高气爽,庭院内的花草渐渐凋零枯黄,明媚的阳光洒在院中,泛出点点金黄。
院内的秋千架上,杨霖捧着一本《论语》看得昏昏欲睡。
宋代的省试要考经义,以经书中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章阐明其义理,到了后来大明演变成八股文。
杨霖明年开春就要去京城省试了,自然要温故知新,好在他继承了原本的记忆,拥有一定的科举水平。
无聊啊,杨霖真切地感受到了旧时代读书人枯燥的生活,这个娱乐严重匮乏的年代,连他娘的金*梅都没得看,每日在这小院中都快憋疯了。
将书本盖在脸上,脑子里有一搭没一搭的乱想,突然听到一阵鬼鬼祟祟的脚步声。
“站住!”杨霖不用看也知道是自己的丫鬟锦儿,拿下书本果然是她,小丫头手里挎着一个篮子,穿一件绿色窄袖短襦,外罩紧身半臂衣,一双稚气可爱的双丫髻。听到杨霖的喊声,锦儿停住了脚步,还保持着缩手缩脚的鬼鬼祟祟的样子。
“嘻嘻,少爷,你醒啦?”
杨霖冷哼一声,故意板着脸问道:“做什么去?”
“现在菱子熟了,隔壁的陈府的春花姐邀我去采菱,少爷等着我回来煮给你吃。”
杨霖一听,采菱泛舟,这么有情调的事不比在这看论语来的有意思,便笑着说道:“跟着村花采菱有甚意思,不如跟着少爷我去,等我收拾一下咱们一块去。”
锦儿掩嘴偷笑:“人家叫春花,不是村花,少爷真会打趣人。跟着少爷去好是好,不过少爷马上就要大考了,不用在家看书么?”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少爷我满腹经纶,哪还需要看这些,闷在家中能学到什么。”
一袭白衣,手拿骨扇,杨霖转了一圈,问道:“怎么样,少爷这扮相。”
锦儿发现少爷跟以前不大一样了,只当是他大病初愈的后遗症,也没有放在心上。听到这话笑嘻嘻地说道:“少爷英俊倜傥,咱们快走吧,再迟了就赶不回来了。”
杨霖将扇子别在腰间,这个时候带把扇子纯粹是为了好看,深秋了只有傻子才真的去摇扇。摸了摸锦儿的双丫髻,笑道:“少爷是什么身份,岂能走路去,快去通知杨三备马车。”
锦儿欢呼一声,跟着少爷去就不用走路了,蹦蹦跳跳地前去备马,杨霖伸了个懒腰,看向外面的天空,心里竟也有些激动,来了这么久终于要出去看看大宋的模样了。
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
扬州城外,保障湖,也就是后世叫做瘦西湖的北段就是九曲池。
湖中有三五小舟,载着城中百姓,前来泛舟采莲。
这个时节正是菱角飘香的季节,九曲池内数顷的荷花,碧荷连天,还有成熟的菱角,引得小姑娘弯腰屈膝采摘,有是一番别样的风景。不时有清脆优美的歌声从湖面传来,熟悉的人知道这必是有钱人家携妓游湖。
杨霖坐在船头,看着这一番江南风景,如痴如醉。锦儿小胳膊小腿,采菱却十分熟稔,这么一会篮子里已经是满满当当。
“文渊兄!”突然隔壁的船上传来一声高呼,杨霖一开始还没理会的,后来那人不停地叫,杨霖这才想起来自己的姓杨名霖字文渊。
起身转头一看,只见隔壁的船中,几个士子站在船头招手呐喊。
看得出杨霖的人缘不错,毕竟他有钱而且大方,在书院内一向是默默付钱的那一个。而且这个人原本是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的书生,可以说什么坏习惯都没有,让人想恨都恨不起来。
两艘船在湖中对接,杨霖带着锦儿登船,粗略看了一眼,这艘画舫上已经有不下几十人。有侍女歌姬,书生官吏,看来是新科举子在此聚会。
居中一个中年人,面白如玉,须发飘飘,见到杨霖登船并未起身,周围的士子官吏都围在他身边。杨霖当然认得此人,就是扬州知府蔡京,未来大名鼎鼎的北宋六贼之首。这老儿将来会把持徽宗朝政几十年,不过现在还没有发迹。
杨霖眼神一亮,天赐一个冷灶,不烧就是逆天,要不怎么说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来不及和同窗们寒暄,杨霖抱拳道:“学生杨霖,见过府尊。”
蔡京此人单从面相上看,绝对看不出一点坏胚模样,甚至还有一些名士风范。他在画舫中和士子们谈笑宴宴,浑然一体,并没有自恃身份,呵呵一笑,道:“文渊不必多礼,这一科你是我们的解元,正要为我们扬州士子扬眉吐气,争取折桂蟾宫。”
杨霖自忖要想在大宋有所作为,未来几年就要靠这个奸臣了,至于说他们的忠奸,反倒没那么重要。
真的立志一个清官,两袖清风,也未必入得了朝堂,到时候铁蹄南下,手中无权就是一死全义,留一个虚名在后世,实在是没半点用处。大丈夫生在乱世,不可一日无权呐。
“学生必尽心竭力,所幸得伴府尊身边,多少也沾了点才气。”
蔡京神色一动,听说这小子是个迂腐书呆子,没想到还挺会说话。
杨霖继续说道:“学生听闻今上儒雅风流,尤好奇石,已经让禁中内侍省童供奉前来江南寻摸,学生府上倒是也有一些。家父欲献于陛下,可惜没有通天之路,还烦请府尊代为引荐。”
蔡京心里咯噔一下,陛下这个爱好自己也听说过,着实是个好机会啊。自己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没想到这个士子如此年轻,也有这个见识。不过童贯来帮陛下搜寻江南奇珍,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杨府如此阔绰,这重回庙堂的希望说不定就落在他们身上了。
蔡京的眼皮一沉,没有说话,杨霖当即心领神会,落座之后转身对锦儿说道:“你到船边把杨三招来,下船回府让我爹准备一份厚礼,就说今夜我要去拜访知府。”
第三章父子齐心
华灯初上,扬州城内繁华不减,酒肆青楼灯火通明。
杨霖回到府上,门子开门的一刹那,就看到门口两辆马车。
“霖儿,你可算回来了。”杨通搓着手站在一旁,看这模样是等了很久了。
自己的父亲身体痴肥,站久了不行,杨霖眉头一皱斥责道:“杨三,怎么不给我爹搬张椅子。”
“嗨,站一会而已,有什么打紧,你别说他了,是爹自己站的。霖儿为了我这当爹的,不惜放下读书人的气节去拜访知府,为父这心里不好受啊。”
杨霖一阵无语,杨通想当然的把自己拜访知府,想成了为他贿考一事奔走,根本就没有想到是为了自己的前程。
自己这个正人君子的形象,经过前身十几年的积累,已经是深入人心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名声这东西当然是有用的,尤其是这个时代。
无心辩解的杨霖掀开后面的车辆,只见满满当当的都是珠宝,大宋豪商不缺钱,尤其是扬州这种地方。
“杨三,我们走。爹,你在家等我的消息,不用挂念。”
说完之后杨霖上了另一辆马车,趁着夜色就往蔡府赶去。
杨通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脸上神色复杂,身边沉默寡言的老管家低声道:“大郎他...”
“无妨,我们所求的就是给他一个清清白白的出身。我本意是给他买一个功名,平安富贵过一生,若是霖儿心有丘壑,我们助他乘风起又何妨。”
蔡京的府邸和杨家不远,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了,递上了名帖之后,没有通报便把他们引了进去。
看来是蔡京已经吩咐过了,嘿嘿,这老贼哪有白天表现的那么淡然,这厮对权势的追求怕是已经到了走火入魔了。
“老爷吩咐了,请杨解元到书房谈话。”
杨霖的身份是府试的解元,这是必定会当官的,就算没有白天的事,走到知府家中也是客客气气的,毕竟现在的蔡京还不是那个权倾朝野的奸相。
进到书房,红烛映照的亮如白昼,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供蔡京观摩。蔡京的书法和绘画真不是吹出来的,要不是他的奸臣身份,后世应该更加传颂这个书法家和画家。
蔡京一副家居打扮,头上缠着一个白布,发丝湿漉漉的,看来是刚刚沐浴完。
杨霖在门外整了整长衫,扶正了冠,高声唱了名号,这才迈步走进房中。
“学生杨霖,见过府尊。”
“文渊呐,深夜前来,所为何事呐?”
老东西真能装蒜,杨霖心底咒骂,嘴上却很恭敬地说道:“特来恭贺府尊高升,得进庙堂之上,匡扶社稷。”
蔡京面沉似水,笑着摆了摆手:“哦?文渊消息够灵的,我自己尚不知道,你就笃定本府可以入朝么?”
书房内此时只有两个姬妾,站在蔡京身后伺候,杨霖环视一眼,上前道:“学生有一言,要单独说与府尊知道。”
蔡京挥了挥手,两个姬妾款款退下,书房内只剩下两人。
“府尊,学生得中解元,无非是托庇于府尊的关照,岂能不知恩图报。就算来日同殿为官,学生也会追随府尊。
官家登大位之后,任童贯为供奉官,在江南搜寻古人字画,奇花异石,此乃天赐良机。”
蔡京见他先是表了忠心,心中十分满意,再听他说起童贯的事,更是和自己不谋而合。这小子将来当官,也是自己的好帮手...
心念至此,蔡京看向杨霖的目光也变得柔和起来,温声道:“依文渊之见,本府该如何把握这天赐良机?”
杨霖早有定计,说道:“府尊将来要入朝,声望自是十分重要,这等事岂能亲自出马。家父正是扬州商贾,颇有余财,我们杨家就是倾家荡产,也要为官家寻得几个称心如意的宝贝。”
杨家何止是有余财,蔡京在这里当了这么久的知府,对杨通有所了解,这个暴发户当得上是富可敌国。如此一来有杨家父子帮忙,自己省钱省心,事情还能办好,也可以留下精力和财力继续钻营其他。
要知道一个贬官想要重回朝堂,需要的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准备,这是一条艰难险阻的道路。
杨霖却丝毫不担心,蔡京这厮要是入不了赵佶的法眼,他也就不是赵佶了。这对极品君臣,早晚会聚在一块祸国害民,自己想有所作为,就要先搭乘这班顺风车。
既然已经剖明了心意,两个人聊得更加投入,直到两炷香烧完,杨霖才笑着说道:“时辰不早了,学生就不叨扰了。”
蔡京亲自起身相送,握着他的手说道:“文渊,这供奉官童贯的事,就交给你了。”
“府尊放心,学生必不辱使命。”
蔡京长舒了口气,突然笑道:“来日若是果能如愿,少不了你的好处。”
杨霖等的就是这句话,装作十分感动的样子,挥手拜别。
送走了杨霖,蔡京背着手站在门前,突然笑道:“这小子,是个人物...将来或许还能用得上。”
出了蔡府杨霖心中还有一些激动,今天这个投名状交的恰到时候,再等几天蔡京进了汴梁很快就拜相了,还有自己什么事。
要知道蔡京得位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大肆提拔任用自己的亲信。他在扬州这么久,朝中哪还有什么亲信,自己这个还能被忘了?
想着想着,马车已经穿过繁华的闹市,回到了府前。
果不其然,杨通还在门口守候,不过这一次坐在了椅子上。
见到马车上下来的儿子,杨通站起身来,问道:“霖儿,怎么样,知府大人怎么说?”
“爹,召集咱们的所有掌柜的,收购名贵字画。时间越久越好,名气越大越好,各种奇巧之物也是多多益善。”
杨通有些愤愤不平,气道:“当初那个蔡府都管说的好好的,花三万贯买一个解元,霖儿的文采又不差,不是让他们点一个粗汉做解元,怎么还贪心不足,又要咱们出钱,果然官府没有一个好东西。”
杨霖哈哈一笑:“爹,这次咱们可不是买一个解元这么简单了。咱们杨家的前途,就看这一回了,千万不要吝啬花钱。”
杨霖的话在杨家十分有分量,就如同后世一个商人再有钱,也很听自己公务员儿子的话,杨通虽然不信,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第四章半醉半醒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扬州自古就是繁华的代名词,在大宋尤其如此,熙熙攘攘的城门口,来往的客商络绎不绝。
很快两排府兵列队,将城门控制起来,并且高声宣布今日扬州北门不开,过往行人请绕道而行。
乱哄哄的人群,一边低声咒骂着,一边转道而行。
不一会,一辆马车在兵马护送下来到城门,在城郊停下后,车帘被掀开。等到蔡京出来之后,杨霖紧随其后,两个人轻笑着交谈,来到城郊的岸边。
扬州是漕运重地,水陆四通八达,远处一艘小船驶来,船头立着一个大汉。
蔡京轻笑道:“此必是童贯。”
船头的汉子身高七尺,魁梧雄壮,竟然是宦官童贯?杨霖不是很相信,蔡京见他的表情,笑的更开心了,低声道:“怎么样,没想到吧?”
杨霖不好拿他开玩笑,毕竟童贯的身份在那摆着,只是笑道:“童供奉相貌堂堂,仪表不凡。”
童贯在宋史中记载着三大特点,其一便“颐下生须十数”,当太监当到有胡子这么个性,千年以来也不多见;
第二就是“状魁梧,伟观视”,说明这位童公公不但英俊,而且很魁梧,看上去还很伟岸;
第三是“皮骨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
小船划得很快,不一会童贯就到了岸边,身边也只有几个小内侍跟着。和他以后铺天盖地的排场,不可同日而语。
这时候的蔡京和童贯,还不是大宋的“公相”和“媪相”,这两个未来大宋王朝实际的掌舵人,此时还是一个知府一个供奉,大宋比他们位高权重的,不下几百人。
蔡京带着杨霖迎了上去,语气神色都十分谦卑,丝毫没有因为童贯宦官的身份对他有所不敬。
“童供奉,远道而来辛苦了。”
童贯爽朗地一笑,比蔡京更像个爷们,甚至盖过了杨霖:“哈哈,童贯区区一个阉宦,何敢劳烦蔡知府亲自出迎。”
杨霖做出一副惊异的神色,讶然道:“这便是童供奉么?适才不是府尊介绍,学生还以为来者是昂藏武夫、提马控弦的将军呢。”
这句话不甚礼貌,但是听在童贯耳中,却分外悦耳。这个太监是宦官中的异类,甚至可以装作毫不在意地自称阉宦,但是他的心中最喜欢的就是别人夸赞他的雄伟的身躯和气魄。
杨霖知道历史上童贯帮助蔡京拜相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举荐自己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
这一席话果然挠到了童贯的痒处,笑着问道:“这位公子面生的紧,莫不是蔡知府的麒麟儿?”
“好教童供奉得知,此乃新科扬州府试第一的杨霖,表字文渊。”
“原来是杨解元,那某便托大,叫你一声文渊。”
杨霖赶紧凑趣道:“正该如此!”
三个人谈笑宴宴,从封了路的城门进入扬州,杨通早就在自家的别院内备好了酒菜。
一行人来到杨府别院,这里是杨通买来不久的宅子,还没有入住。
杨通请来了扬州城最好的花魁行首,在四周的亭子里弹奏歌舞助兴,并把扬州鎏金酒楼的大厨请来,烹制了一席精美的菜品。各种时令果蔬、佳酿美酒、点心蜜饯更是应有尽有。
落座之后,童贯由衷地赞叹道:“好一处宅子,既有北方雄壮,又有江南雅趣,没想到蔡大人在扬州的住所竟然这般讲究。”童贯语带艳羡,他还以为这里是蔡京的宅子,没有想到蔡京当了这么几年知府积攒的财富如此雄厚,不愧是扬州繁华地。
蔡京呵呵一笑,摆着手说道:“文渊,还是你来说吧。”
杨霖拍了拍手,示意侍女们上菜,笑着说道:“实不相瞒,学生出身商贾之家,虽然卑微却颇有余财。这处宅子经年无人打理,得知今日童供奉前来,实在是蓬荜生辉。家尊听得此事,更是一定要留童供奉暂住于此,好让我们沾一点贵气。”
童贯一听这个很会说话的新科解元是商贾出身,也不甚在意,他自己的出身也属实一般。
“英雄不问出处,商贾之子怎么了,朝堂上那么多相公都是诗书之家,还不是靠我们这些人为官家排忧解难。”
杨霖见他并不拒绝,就知道这厮已经默认了,这处宅子说是给他暂住,实则已经改好了地契房产,成为了他童贯名下的产业。
这些事大家心照不宣,并不需要点明出来,有了这一层关系三个人的亲密度直线上升。
现在童贯是皇帝身边的人,经常可以看到皇帝,而且说话颇有分量。大家的前程系于此人之手,蔡京和杨霖在酒席上便不停地劝酒。
觥筹交错之间,两个未来的权臣的嘴脸,逐渐地暴露出来。
童贯喝醉之后,扯着嗓子一口一个“入娘”,蔡京则谄笑着附和。他们一个起于微末,一个宦海沉浮,都没有端着架子。
杨霖冷眼看着这一幕,不时地插嘴逗趣,让气氛更加轻松。
眼前的两个人无疑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把北宋灭亡全部归咎于他们身上,也太高估他们了。
若是宋徽宗是朱元璋,这两个人早就死了一万次了,女真也不至于南下汴梁,把好好的东京杀得血流成河,宗室的太后、妃子、帝姬(宋朝对公主的称呼)、和官宦家的千金全部沦为女真人的性1奴。
说到底还是赵佶的事,他是皇帝,他的喜好决定了蔡京和童贯的作为。
就算没有蔡京,他也会拔擢一个范京、汤京。
杨霖要是凭借着个人好恶,写几句酸诗把这两个未来权奸骂个狗血淋头,历史上或许会留下美名,赞叹扬州一个才子的先见之明和不惧权贵的气节。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靖康浩劫,自己就成了一个毫无用处的愤青。
要知道,做一个愤青是永远没有机会救国的,想要在接下来的乱世有所作为,就必须掌握足够大的权力。
作为一个两世为人的先知,杨霖知道眼前的两个人即将以最快的速度,权倾天下。
鸟随鸾凤飞腾远,依附在他们身上,可以最快地成为权力中枢的一份子,才能在未来有那么一丝机会改写历史。
酒宴还在继续,杨霖逐渐融入到他们的话题中,脸上红扑扑的,谁也分不清他此时是醒还是醉。
“霖儿他最恨贪官,却为了我们杨家不得不和蔡京虚于应酬,我这当爹的心里不好受啊。”
杨通在院中长吁短叹,旁边的杨三深以为然,苦着脸不停地点头:“委屈少爷了。”
此时的杨霖可没有半点委屈的神色,别院内三个人喝的醉醺醺的,童贯是满口脏话斯文扫地,剩下的杨霖、蔡京好歹还是读书人,也有些轻佻放荡。
大宋是个名士窝子,士大夫无不以风流自诩,以狎妓为荣,有宋一朝诗词,半数是描写携美饮乐的。
远处亭子里,几个乐理大家素手拨弄,便有那琴音淙淙,仿佛高山流水,时而柔缓,时而激越,丝丝入耳,莺声婉转。
这些当红的姑娘,是扬州挺有人脉的行首,一般人轻易请不到,她们和娼不同。这第一流的名妓,虽是以色娱人,却并不侍奉枕席,反倒是权贵富绅们的宴聚,必有这样的女子应邀携乐器而往。
她们接待的人,大多是非富即贵的人物,谈论大事的时候,需要这些落落大方、谈吐不凡的美人儿活跃场面,把客人们照应的面面俱到。
不过杨霖是前途无量的解元,家中又是豪富,相貌也算是英俊,若是被他看重赎了身,自然是最好的归宿。所以众美人一双妙目都盯着新科的解元,反倒有些冷落真正的两个大佬。童贯虽然是个太监,但是对美人竟也十分热衷,倒是让杨霖啧啧称奇,这太监当得太有个性了...
席上三人各选中两个美人儿,在他们身边坐了,其他人怏怏退出,蔡京吃味地说道:“文渊太招美人青睐,我们都成了那碍路的石头了,这些佳人恨不得把我们一脚踢开。”
被他搂在怀里的姑娘巧笑嫣嫣,轻嗔薄怨地向他撒娇:“府尊就会说笑,我们姐妹两双眸子可没离开您呐。”
杨霖也笑道:“这满苑的姑娘,就你们两个最有眼光。”
毕竟两世为人,都没有经历过这种阵仗,心中暗叫一声厉害,有机会一定要领教一番这些狐媚子的手段,切磋一番。稳了稳心神杨霖见时机成熟,这才说道:“不知道这次童供奉在扬州待多少天?”
童贯闻言停下了揩油的咸猪手,说道:“官家那边等的心焦,某家七日之内就要赶回汴梁,说来时间蛮是紧急。今日承蒙款待,散席之后某便要前去办公了。”
他所谓的办公,不过是为了给皇帝搜寻一些奇技淫巧的玩意和名贵字画,杨霖笑道:“此地的物华天宝,供奉未必有我们这些扬州人熟悉,若是信得过府尊和学生,不如就交给我们来办,供奉只需游览一番扬州的山水,管教您七日之后满载而归。”
蔡京也附和道:“真是如此,供奉有所不知,杨家生意遍布江南,漫说是扬州的珍宝,整个江南都可以帮供奉检索一遍。”
杨霖花起钱来毫不肉痛,完全可以做得了主,财大气粗的杨通对于儿子花钱并没有半点设限。
童贯最在意的,还是能不能完成任务,讨得皇帝的欢心。听到这话不禁大喜,又详尽地讲述了一遍赵佶的喜好,杨霖一字不差地牢牢记在心里。
这些都是赵佶内侍身边人才知道的情报,等闲多少钱都买不来,杨霖当然不肯放过。
宾主尽欢之后,杨霖和蔡京走出院门,童贯将两人送出大门又往前送了百十步,这才登车离去。
“今日答应之事,文渊务必尽心,此乃为官家谋事,半点倦怠也来不得。”虽然这几天的相处,让蔡京觉得杨霖之前的名声都是值得商榷的,但是还是忍不住出言提醒。万一这小子书生气犯了,可就全坏了。
“学生省的,府尊尽管放心,我们父子别的不行,搜罗奇珍异宝还不难。”
杨霖信誓旦旦应承下来,马车到了蔡京府上,他还在喋喋不休地出谋划策。杨霖听得实在不耐烦,托口要去书院,便不进去了。
蔡京又让府上的车夫送他,杨霖本不想去书院,要是蔡府车夫相送,难免露馅不好看,便说想要走一走解酒,将车夫打发了。两家相隔不远,杨霖干脆就要走回家。
唐代扬州在蜀冈下筑起了南北十五里、东西七里的“罗城”,把蜀冈下面沿古运河的东南一大片居民区和工商业者居住地包进城内,形成市井相连的“十里长街”。
杨霖独自往家中走去,十里长街上十分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道路两旁的运河中,百舸争游,船帆如云。江南各地的风物,从此地出发,大部分运往东京汴梁。
再往前走,画风一变,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参差错落,雕栏画栋古雅宜人,小窗珠帘暗敛清幽,像是一片富有人家的别墅区,显得幽静了许多。那些楼阁亭院临水而建,门户开在街道一边,临水一边的多是后院门窗。秋景萧瑟,秋风凄然,阴沉的天空似乎随时都可以飘下雨来。
夹杂着湿气的秋风拂面,让杨霖一身的酒意稍微清醒,加快了脚步。
因为害怕下雨,杨霖走的是捷径,江南小巷有些狭窄,突然一个急促促的身影,躲闪不及撞到了他的怀中。
这一下着实不轻,杨霖刚想发火,就看到眼前瘦削的身影,摸着小脑袋不住疼的呲牙咧嘴,嘴上还不停地道歉:“哎呀,下雨路滑急着赶路,对不住,对不住了这位公子爷。”
杨霖见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一看就是个小叫花,大度地说道:“无妨,下次走路小心些。”
小叫花千恩万谢,谗笑着跑开了,走过了弯道之后从怀里拿出一快玉佩,手里晃了晃嘀咕道:“真么好的质地,这下发财啦!”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